mojo, an engineer's view

日前跟幾位友人到東區一間餐廳用餐,對該餐廳號稱的多媒體互動餐桌很有興趣。
IMG_2797

端詳了一下吊掛在餐桌上的裝置,看到硬體就大致上可猜出技術規格。裡面是一台 benq 投影機、acer atom nettop、紅外線 sensor。紅外線 sensor 感測用餐客人手勢後回傳訊息給電腦,運算處理後投影出來。只要訊息格式設定正確,點餐軟體並不需要特別花功夫去「客製化」。寫法跟使用滑鼠操控一模一樣,用 flash 就可以寫的出來了。

這樣的系統,我想我有能力做的出來。

進一步來看該裝置的成本,Benq 單槍投影機、atom nettop,x86 base solution,搞不好 mojo 承包廠商還是用 Windows 當作業系統呢,若玩到一半出現藍色畫面,應該很精采。

個人以為這樣的裝置,應該徹底使用 embedded system。我會選 beagle board 配上微型投影機,ARM-base embedded linux system。硬體成本約兩萬,比 x86 base 整整省了一萬多。日後的耗電量更是選用 atom nettop 的五分之一不到。

除硬體外,軟體搭配更是重點。

mojo 的互動多媒體,除了菜單、結帳外,另外就只有可以更換桌布與會亂飛的小蝴蝶。剛開始會覺得新鮮有趣,玩一下下就會膩了。已經花了那麼多預算設置這樣的裝置,只有這些功能實在太浪費。

只要 UI 好好設計,操作流程直覺,功能再複雜都不會對 user 造成困擾。

我會在桌邊設置 usb 插槽或讀卡機,軟體多寫一個秀圖的功能,讓客人可以自行插卡瀏覽相片。白天出去玩拍的相片,晚上邊用餐就可以邊看邊聊,這樣應該會比單純選擇不同桌布來得有趣。

我也會在裝置上加裝 webcam,為這樣用餐聚會留個記錄。在 youtube 申請個 mojo 帳號,客人同意後可立即將上傳影像到網路與其他好友分享。客人插上隨身碟或記憶卡後,也可把這次用餐的影片存檔。

每次聚會都是值得珍藏分享的回憶,若能利用這樣的小裝置,增進來此聚會朋友之間的情誼,對餐廳本身也是利多。以上個人意見,樂見看到本文的多媒體廠商好好發揮。期待下次用餐時,多媒體互動餐桌可以帶來不同的感受。



最後小小廣告一下,以上技術,我們小組有自信可以完成。若有興趣歡迎聯絡。